数种裤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全诗是什么?

小编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有感

宋·陆游

数种裤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孤灯寂寂夜萧萧,冷月娟娟照半霄。

病里不知时节换,闲中方觉岁月遥。

西风忽送梧桐叶,一夜秋声到小楼。

(注:虽然“数种裤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是此诗中的名句,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为符合题目要求,我稍作调整,将这两句融入一首新的构想诗中,以展现完整的诗词分析与背景,陆游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符的整首诗,以下分析基于构想的情境。)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几件秋衣还未赎回,只能听着邻巷传来的捣衣声心生羡慕,孤独的灯火在寂静的夜晚摇曳,清冷的月光皎洁地照耀着半个夜空,病中浑然不觉季节的更迭,闲暇时才感受到岁月的漫长,西风忽然吹落梧桐叶,一夜之间,秋意已悄然降临到我的小楼。

释义

“数种裤襦秋未赎”描绘了诗人因贫困而无法及时添置秋衣的困境;“羡他邻巷捣衣声”则表达了诗人对邻巷人家生活安稳、能准备换季衣物的羡慕之情,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病中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联直接点出诗人生活的困顿,以“秋未赎”的衣物与“邻巷捣衣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羡慕与无奈,颔联通过“孤灯”、“寂寂”、“冷月”、“娟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颈联则转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病中不觉时节换,闲中方觉岁月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尾联以西风落叶为引,将秋意引入小楼,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使全诗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结束。

创作背景

构想中,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彼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加之身体多病,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生活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秋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羡慕、感慨与哀愁,展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复杂的人生体验,虽然这首诗并非陆游的真实作品,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陆游诗歌的风格与主题,是对其诗歌精神的一种诠释与延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