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遣奚奴持古锦,何须侍史护青绫。出自哪首诗?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偶向芦花深处宿,

溪翁留我话丰年。

闲来拭眼看青天,

白鸟悠悠下暮烟。

却笑渔翁垂钓处,

一丝风里一江秋。

梦回湘水渚边宿,

月上林梢风露清。

但遣奚奴持古锦,

何须侍史护青绫。

吟成佳句无人和,

独立高楼听雁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诗人。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李群玉的诗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李商隐等人有交往,但一生未得显达,终以布衣终老。

译文

(针对“但遣奚奴持古锦,何须侍史护青绫”两句)

只需派遣我的小仆人拿着古雅的锦缎,

哪里还需要侍从官员来保护我的青绫被褥?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人认为,自己只需要简单的物品(如古锦)来满足生活所需,无需奢华的排场和繁琐的侍候,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群玉《湘水吟》中的精彩之笔,通过对比“奚奴持古锦”与“侍史护青绫”,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的摒弃,诗人以“奚奴”和“侍史”作为两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前者代表简单、自然,后者则代表繁琐、奢华,诗人选择前者,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他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而不是被物质所牵绊。

创作背景

李群玉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更加珍视个人的精神追求和诗歌创作。《湘水吟》这首诗不仅是对湘水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表达生活态度等方式,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而“但遣奚奴持古锦,何须侍史护青绫”这两句诗,则是这种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