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高谈亹亹有脉络,横得虚名吾可耻”,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兴》,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杂兴
宋·陆游
高谈亹亹有脉络,横得虚名吾可耻。
老来事业转荒唐,结屋东偏学种瓜。
身病已辜忧国泪,道穷犹有著书心。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前山独径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似乎很有条理,但若是因此横得虚名,我则感到可耻,年老之后,我的事业变得越发荒唐,于是在屋子的东边建起小屋,学习种瓜,身体有病已经辜负了为国家担忧而流的眼泪,道路艰难但我仍有著书立说的心愿,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呢?那时,月光洒满前山,我独自走在深深的小径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高谈阔论、追求虚名的批判,以及自己年老后事业无成的感慨,他通过种瓜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身体有病、道路艰难,但仍坚持著书立说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陆游通过对比高谈阔论与实际行动的差距,表达了对虚名的蔑视和对实干的重视,他通过描写自己年老后的事业转变和归隐田园的愿望,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也通过“身病已辜忧国泪,道穷犹有著书心”这一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心系国家、坚持创作的决心和勇气。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国家危亡、个人事业无成的现实,内心深感无奈和悲愤的情况下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高谈阔论、追求虚名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