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
亭前垂柳舞,岸畔绿波流。
清镜新磨临绿浦,长虹横绝度朱桥。
阑干倚遍还惆怅,欲共何人上此楼。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长时间的雨水使得南湖水位上涨,新晴之后我这位北方的游客来此游览,亭子前的垂柳随风舞动,湖岸边的绿色波浪缓缓流淌,湖面如新磨的清镜映照着碧绿的河岸,一道彩虹横跨天际,连接着红色的桥梁,我倚遍了栏杆仍感到惆怅,想要与谁一同登上这座楼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南湖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的身份和心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湖的美景,如垂柳、绿波、清镜般的湖面和横跨天际的彩虹;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惆怅,想要与人分享这份美景却无人相伴。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孤独心境的抒发,诗中“清镜新磨临绿浦,长虹横绝度朱桥”两句尤为精彩,前者以清镜比喻湖面,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平静;后者则以长虹横跨天际,连接着红色的桥梁,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心情抑郁,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慰藉,南湖的美景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南湖的自然美景,还通过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