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乡
唐·韦庄
暮景催人雪鬓双,十年始复反吾邦。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背水窗。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啼散钓鱼榔。
前村雪夜初归路,谁与寒灯独掩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黄昏的景色催促着人老去,两鬓已经斑白如雪,经过十年的漂泊,我终于回到了故乡,船帆落下,停泊在江口,黄昏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小客栈里没有灯光,背对着水窗,栖息的雁群被远处沽酒的灯火惊飞,纷乱的乌鸦啼叫着散去,钓鱼的榔头也停止了敲击,走在前村雪夜的归路上,又有谁能与我一起,在这寒冷的夜晚,独自掩上房门,点亮寒灯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历经十年漂泊后终于归乡的情景,首句“暮景催人雪鬓双”以景寓情,表达了岁月无情、人易老的感慨;次句“十年始复反吾邦”直接点明归乡的主题,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归乡的喜悦,后六句则通过描绘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渲染了归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归乡的欣慰,也有对家乡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淡忧虑。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暮景催人雪鬓双”一句,以景寓情,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而“十年始复反吾邦”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归乡的主题,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归乡的喜悦,后六句则通过描绘归乡途中的景色和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归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熟悉和亲切感,也有对家乡变化的感慨和陌生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淡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长期的漂泊和流离失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这首诗《归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历经十年漂泊后终于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淡淡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