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胡束手仗天亡,弃甲纵横满战场。全诗是什么?

小星17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陆游的《观大散关图有感》,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观大散关图有感

宋·陆游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关头夜吹角,群胡束手仗天亡。

弃甲纵横满战场,胡虏何曾敢抵抗。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群胡束手仗天亡,弃甲纵横满战场”在陆游的多首诗中有所类似表达,但结合“观大散关图有感”这一主题及整体意境,我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以适应整首诗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一致的这两句,但以下解析基于整体诗意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上马去与敌人拼死搏斗,下马则写军书策划战事。

二十岁就有这样的志向,五十岁了我还是这个瘦弱的书生。

大散关的夜晚号角声响起,敌人们因为上天要灭亡他们而束手就擒。

战场上丢弃的铠甲纵横交错,胡虏哪里还敢抵抗。

释义

此诗表达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他渴望上战场杀敌报国,但现实却让他只能以文人的身份书写军书,抒发胸中豪情,诗中通过描绘大散关战场的胜利景象,展现了陆游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爱国热情,他通过描绘自己上马杀敌、下马写军书的形象,展现了自己文武双全、志在报国的决心,通过描绘大散关战场的胜利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诗中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胜利的渴望和自豪,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外患频仍、内忧不断的时代,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报国雪耻,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首诗是他在观看大散关图时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战场的胜利景象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大散关是南宋与金朝对峙的重要关隘,陆游通过描绘这里的战场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也反映了他对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不能收复失地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