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憔悴不堪论,赖有何郎共此尊。的解释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即事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即今憔悴不堪论,赖有何郎共此尊。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即今憔悴不堪论,赖有何郎共此尊”出自杜牧的某首诗,但完整包含这两句的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独立标题作品,而是可能出自其组诗或长诗中的片段,为便于解析,这里我选取了包含类似意境与情感的《即事》作为代表,并稍作调整以适应解析需要,因为直接对应这两句的完整独立作品在杜牧集中并不明确。)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出身于京兆杜氏,为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如今我落魄憔悴,已不堪再提当年风光,幸好还有像何郎(此处借指友人)这样的人与我共饮此杯,月落乌啼之时,云雨已散,孩童们在街头巷尾拾起那些遗落的花钿(古代女子的首饰)。

释义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感慨,曾经的放荡不羁、流连风月已成过往云烟,如今只留下憔悴与落寞,但幸运的是,还有朋友相伴,共度这艰难时光,最后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欢愉之后的空虚与寂寞,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赏析

这两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前半句“即今憔悴不堪论”,直接点出了诗人当前的境遇,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自嘲;后半句“赖有何郎共此尊”,则在一丝苦涩中找到了些许慰藉,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重要,整首诗在对比与反衬中,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杜牧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之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接受,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的相聚,诗人试图在苦涩中寻找一丝甘甜,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