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文章差得力,至今知有吕衡州。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读吕居仁旧诗有感

宋·曾几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活法无人传,悟入在自得。

君看东坡翁,老境转奇崛。

岌岌天下士,独能与之匹。

吕侯文章伯,瑰玮富才力。

却是文章差得力,至今知有吕衡州。

作者简介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商丘柘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远雅致,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八卷,辑自《永乐大典》。

译文

学习作诗就像参禅悟道一样,千万不要拘泥于死板的词句,作诗的灵活方法没有人传授,要想领悟作诗的真谛,必须依靠自己去体会,你看那苏东坡先生,到了老年反而诗境更加奇特雄伟,天下那些杰出的士人,只有他能与之相匹敌,吕侯是文章大家,才华横溢,文章写得瑰丽奇特,正是因为他在文章上的深厚造诣,使得他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知晓,他就是吕衡州。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和对吕居仁(吕衡州)的赞赏,诗中提到学习作诗要灵活,不能拘泥于固定的词句,要通过自己的领悟来掌握作诗的精髓,作者以苏东坡和吕居仁为例,说明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才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论中不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作者通过参禅悟道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学习作诗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道理,作者以苏东坡和吕居仁的诗歌成就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创作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又展示了作者对吕居仁的赞赏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几在阅读吕居仁(吕衡州)的旧诗时,有感而发创作的,吕居仁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才华横溢,深受曾几的赞赏,曾几在阅读吕居仁的旧诗时,深感其诗歌造诣深厚、风格独特,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赞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曾几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和追求,即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注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