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
前山烟暝到柴扉。
分泥海燕穿花径,
带犊吴牛傍柳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范成大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乌黑的鸟儿飞回林中,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
前山的暮色朦胧,渐渐笼罩了我的柴门。
燕子在分泥筑巢,穿梭于花丛小径之间,
吴地的水牛带着小牛犊,悠闲地漫步在柳荫之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首句“乌鸟投林过客稀”点明了时间(黄昏)和地点(田园),同时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句“前山烟暝到柴扉”进一步渲染了暮色降临,山间的烟雾渐渐弥漫到诗人的居所,后两句“分泥海燕穿花径,带犊吴牛傍柳阴”则通过具体的动物活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燕子筑巢,水牛带犊,都是田园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田园的宁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动物的活动,赋予了田园生活以生机和活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任地方官,对田园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任职期间,面对田园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有感而发而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黄昏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即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