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青城梦鹤
唐·李商隐
俗念绝知无起处,梦为孤鹤过青城。
云间仙乐声声远,月下松风阵阵清。
古观幽深藏古意,碧峰高耸入云庭。
醒来犹忆梦中景,心向青城未了情。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并未创作过此诗,以下解析亦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深知世俗的念头已无处生发,梦中化作一只孤独的鹤飞过青城山,在云端,仙乐声声悠扬远去;在月下,松风阵阵吹来,清新宜人,古老的道观深藏不露,透露出古朴的韵味;碧绿的山峰高耸入云,直达天庭,醒来后仍然怀念梦中的景象,心中对青城山充满了未了的情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梦境中的青城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句“俗念绝知无起处”表明诗人已超脱世俗,心境宁静;次句“梦为孤鹤过青城”则通过梦境引入青城山的景象,为全诗铺设了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青城山的自然美景和古朴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仙境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梦为线索,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孤鹤”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而“青城山”则作为自然美景的代表,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云间仙乐”、“月下松风”等,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世俗社会充满了厌倦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梦境中的青城山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其清幽的环境和古朴的韵味正好符合诗人此时的心境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青城山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