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布衾如铁冷,未妨鼻息自雷鸣。的解释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附加句

漫道布衾如铁冷,未妨鼻息自雷鸣。

(注:“漫道布衾如铁冷,未妨鼻息自雷鸣”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解析中,作为对原诗意境的延伸或想象性补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原诗部分)

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并不感到自己的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附加句想象性翻译)

别说那布被子冷得像铁一样,

我鼾声如雷,毫不在意这寒冷。

释义

原诗表达了诗人陆游虽年事已高,身处逆境,但依旧心系国家,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附加句则通过想象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乐观。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著称,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心系国家的崇高情怀,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胜利的渴望,附加句“漫道布衾如铁冷,未妨鼻息自雷鸣”则以一种幽默而坚韧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与坚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此时陆游已年近七旬,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屡遭排斥,壮志难酬,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依旧心系国家,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而附加句则可能是后人根据原诗的意境进行的一种想象性补充,用以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坚韧与乐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