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的解释

春秋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王维

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

霜前月下萧萧竹,雪里梅花淡淡晖。

野老逢人争说事,村童见客笑牵衣。

山居寂寞无人问,独有幽禽自在啼。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传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土制的锅中烧好热水先用来洗脚,再用豆秸吹火烘干湿冷的衣服,霜降前的月光下,竹子在风中萧萧作响,雪地中的梅花散发着淡淡的光辉,村里的老人遇见我便争相诉说着家中的琐事,村里的孩童见到客人便笑着牵住我的衣角,在这山中居住寂寞无人问津,只有那自在啼鸣的鸟儿陪伴着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维在山居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通过“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等细节,展现了诗人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质朴,首联“土釜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热爱,颔联“霜前月下萧萧竹,雪里梅花淡淡晖”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颈联“野老逢人争说事,村童见客笑牵衣”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尾联“山居寂寞无人问,独有幽禽自在啼”则以鸟儿的自在啼鸣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惬意,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创作背景

王维在仕途上曾经历过波折与挫折,晚年他逐渐转向佛教信仰和山水田园生活,这首诗便是在他山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日常场景和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