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来投白版扉,野人怜客不相违。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遇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避雨来投白版扉,野人怜客不相违。

茶烹松火红砂鼎,花落溪头绿玉杯。

云起半山知雨到,风吹一叶觉秋归。

野居何处无拘束,莫向人间争是非。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生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卒于唐昭宗天佑四年(907年),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为掌书记,晚年隐居九华山,以诗名世,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有“诗旨未能忘救苦,世情奈值不容真”之句传世。

译文

为了避雨我来到这简陋的木门边,山里的主人怜悯我这个客人,没有拒绝我的到来,他用松木生火煮茶,在红砂鼎中烹煮,而溪边的花儿落入绿色的玉杯中,成为自然的点缀,半山腰云雾升起,我知道雨就要来了;微风吹过,树叶飘落,我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在这山野之中居住,哪里有什么拘束呢?还是不要去人间争那些是非好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荀鹤在山居时遇到雨天,投宿于山野人家,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诗中通过煮茶、观雨、感秋等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避雨投宿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卷,首联“避雨来投白版扉,野人怜客不相违”直接点题,既写出了诗人的处境,又表现了山野人家的淳朴与善良,颔联“茶烹松火红砂鼎,花落溪头绿玉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野生活的闲适与雅致,颈联“云起半山知雨到,风吹一叶觉秋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尾联“野居何处无拘束,莫向人间争是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杜荀鹤在晚年隐居九华山期间所作,晚年的杜荀鹤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世俗的纷扰和争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选择隐居山林,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杜荀鹤作为一位晚唐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