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病多妨痛饮,却缘客少得安眠。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长恨病多妨痛饮,却缘客少得安眠。

心情一半秋宵梦,水火不交一夜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常常遗憾因为病痛多而不能痛快地饮酒,却又因为客人稀少而得以安然入眠,秋夜中我的心情一半沉浸在梦境之中,水火不相交融,整夜都感到寒冷。

释义

长恨病多妨痛饮:诗人因长期患病,无法像过去那样痛快地饮酒,心中充满遗憾。

却缘客少得安眠:正因为来访的客人稀少,诗人反而得以在夜晚安静地入睡。

心情一半秋宵梦:秋夜中,诗人的心情一半沉浸在梦境之中,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水火不交一夜寒:这里用“水火不交”来比喻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夜都感到寒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病中抒怀之作,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长恨病多妨痛饮”直接点出诗人因病不能饮酒的遗憾,而次句“却缘客少得安眠”则笔锋一转,道出因客少而得以安眠的无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后两句“心情一半秋宵梦,水火不交一夜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用“秋宵梦”和“水火不交”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年老体弱而多病,生活较为孤寂,在病中,他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对比现在的境遇,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接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