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万锺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
(注:“万锺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陶渊明的任何已知作品,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它们融入了一个假设的“归园田居·其五”中进行分析,以下分析基于这两句与陶渊明风格的契合度进行构想。)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以自然、真朴、淡泊而著称,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带着怅恨我独自返回,走在崎岖不平的灌木丛中,山涧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过滤掉新酿的酒中的杂质,用一只鸡来招待邻近的友人,太阳落入室内,光线变暗,我用荆条当烛来照明,欢乐的时光总是觉得夜晚太短,转眼间又到了天明,高官厚禄不过是梦幻一场,空自叹息那荒废的园中小径和松菊。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独自归家,享受自然之美,与友人共饮,夜晚虽暗,但心中有光,最后两句“万锺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则是对世俗追求的否定和对田园荒芜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两句“万锺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深刻反映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万锺,指高官厚禄,是世俗眼中成功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如同梦幻一般虚无缥缈,三径,指隐士的居所,松菊则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心归隐,但园中小径已荒,松菊也无人照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是陶渊明在晚年归隐田园后所作,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后,诗人更加坚定了归隐田园的决心,他深知世俗名利不过是虚幻的泡影,而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荒芜、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这种情感与陶渊明一生的经历和思想紧密相连,是他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