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细雨
朝代:宋
作者:陆游
细雨如丝落九天,人言愈细愈泽物。
天公为此非徒劳,润物无声春自复。
草色青青柳色新,桃花灼灼李花白。
田间农事正繁忙,一年之计在于此。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此完整诗句,但陆游常描写自然景物与农事生活,故以此风格创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细雨如同丝线般从九天之外落下,人们都说雨越细越能滋润万物,上天降下这样的细雨并非徒劳无功,它默默地滋润着大地,春天也因此而复苏,小草和柳树都呈现出鲜嫩的颜色,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田野间农民们正忙着春耕,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细雨的细腻与滋润,表达了自然之力的伟大与无私,诗人以“人言愈细愈泽物”为引子,强调了细雨对万物的滋养作用,进而通过“天公为此非徒劳”一句,赞美了自然界的智慧与恩泽,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农民的忙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温柔与滋润,以及它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雨如丝落九天”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春雨的轻盈与细腻;而“人言愈细愈泽物”则直接点明了春雨对万物的滋养作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农民的忙碌,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陆游的诗歌创作常常受到自然景物和农事生活的启发,他一生热爱自然,关注民生,对春天的细雨和农民的辛勤劳动有着深刻的感受,可以想象如果陆游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诗,那么它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天,看到细雨滋润大地、农民忙碌春耕的场景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这样的创作背景不仅符合陆游的诗歌风格,也体现了他的文学追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