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边叹

唐·刘长卿

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

孤舟夜泊寒沙外,明月空照故人船。

渔火疏星明灭间,芦花风起白鸥闲。

生涯飘忽如浮萍,愁看秋来水满天。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入江南,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色,同时也不乏抒发个人愁绪与人生感慨之作,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哪里知道我会如此失意地回到江边,病中的手臂再也无法拉开琴弦。

孤独的小船夜晚停泊在寒冷的沙滩之外,明亮的月光徒然照耀着我这艘故人的船。

渔火与稀疏的星星在明暗之间闪烁,芦花随风飘动,白鸥悠闲地飞翔。

我的生涯如同浮萍一般飘忽不定,忧愁地看着秋天到来,江水漫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江边的孤独与失意,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生涯飘忽的感慨,首句“岂知蹭蹬还江边”直接点出诗人的失意与无奈,次句“病臂不复能开弦”则进一步通过病臂无法拉弦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后四句则通过描绘江边的夜景与自然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的失意与无奈;颔联则通过孤舟、寒沙、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颈联以渔火、疏星、芦花、白鸥等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绪与无奈;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生涯飘忽的感慨与忧愁,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长卿在被贬谪或仕途不顺时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生活困顿,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江边的孤独与失意,表达了对人生坎坷、生涯飘忽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