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刘禹锡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俗间毁誉惟堪笑,常隘韩公咎斗牛。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选取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捕捉和描摹事物形象,语言生动,风格雄浑奔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已经衰老,世俗间的毁誉得失只能让人发笑,就像韩愈常常因为斗牛之事而被人指责一样狭隘。
释义
门巷萧条长绿苔:形容居住环境的冷清和荒凉。
故人容鬓各相衰:指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经衰老。
俗间毁誉惟堪笑:世俗间的毁誉得失都是可笑的。
常隘韩公咎斗牛:以韩愈因斗牛之事被指责为例,说明世俗的狭隘和偏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门巷的萧条、故人的衰老以及世俗的毁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俗偏见的深刻感慨,诗人以韩愈为例,讽刺了世俗的狭隘和无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毁誉得失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的居住环境和与老朋友的相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俗偏见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毁誉得失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活的乐观精神。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