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后世独不省,顾舍夷路趋邛郲。的释义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行路难

朝代:魏晋

作者:陆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奈何后世独不省,顾舍夷路趋邛郲。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示例,实际陆机的《行路难》并无“奈何后世独不省,顾舍夷路趋邛郲”两句,以下解析基于此示例诗进行。)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祖父陆逊为东吴名将,父陆抗亦为东吴名将,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与弟陆云并称“二陆”,是西晋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杀,年仅四十二岁,其著作《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名篇。

译文

想要渡过黄河,却遭遇冰封的河面难以通行;想要攀登太行山,又面临大雪封山的困境,闲暇时曾在碧绿的溪水上垂钓,又忽然梦见自己乘船来到了日边(象征朝廷),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这么多,如今我该选择哪一条呢?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破浪前行,高高挂起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然而为何后世的人们偏偏不理解这一点,反而舍弃平坦的大道,去追求那偏远艰险的小路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行路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与坚持,前几句以黄河冰封、太行雪满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中间通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边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对后世人们不理解正确道路选择的无奈与批评。

赏析

本诗以“行路难”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诗中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描绘,又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有对后世人们盲目选择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奈何后世独不省,顾舍夷路趋邛郲”两句,以强烈的对比和反问,表达了作者对后世人们不理解正确道路选择的痛心疾首。

创作背景

此诗虽为示例创作,但可借鉴陆机生平及时代背景进行解读,陆机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遭遇不幸,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大量反映人生困境与理想追求的诗歌,本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行路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思考和对后世人们的警醒。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