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豁如盲瞽见皦日,快若聋聩闻春雷”,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宗杲的《送超僧鉴》,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送超僧鉴》
宋·释宗杲
年来学道无所得,老去逢人懒说禅。
豁如盲瞽见皦日,快若聋聩闻春雷。
拄杖头边无拘束,虚空里面得安闲。
今朝又向江西去,月满前山独自行。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后出家为僧,成为临济宗杨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释宗杲在佛教界有着极高的声望,他的禅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近年来学习佛法却没有什么收获,年纪大了遇到人也懒得谈论禅理。
突然之间就像盲人看到了明亮的太阳,快乐得就像聋子听到了春天的雷声。
拄着拐杖没有任何束缚,在虚空中得到了自在和悠闲。
今天又要前往江西,在月光照耀下的前山上独自前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自在,前两句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近年来学道没有收获,也懒得与人谈论禅理,但后两句却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他在某一刻突然领悟禅理的喜悦和自在,他将自己比作盲瞽突然见到明亮的太阳,聋聩突然听到春雷,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震撼和喜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禅理的领悟和内心的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的平淡与后两句的激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禅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释宗杲在送别友人超僧鉴时所作,当时,释宗杲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宗高僧,而超僧鉴则是他的弟子或友人,在送别之际,释宗杲以诗相赠,表达了自己对禅学的深刻领悟和对友人的祝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释宗杲的禅学思想,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送超僧鉴》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诗意的佳作,它展现了释宗杲对禅学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