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端午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变体形式(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
艾人当户佳时过,筒黍堆盘旧俗非。
榴花照眼明如火,节来相忆独低眉。
(注:此变体形式为根据原诗意境及您提供的关键词创作,非陆游原诗,但保持了宋代诗词的风格。)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陆游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原诗译文)端午节到了,山村里的风光真好,石榴花忽然已经开得很繁盛了,粽子用荷叶包成,好像两个发髻,高高地戴在头上;艾蒿做成了像帽子一样的形状,挂在高高的帽子上,按照旧俗要储备一些药品,我的身体也很虚弱,所以也按照习俗在额头上点了丹砂,太阳西斜,我的事情都做完了,微笑着面对杯中的酒和盘中的食物。
(变体形式译文)艾人立在门前,佳节已经过去,盘中堆满了粽子,却不再是往昔的旧俗,石榴花如火般明亮,照耀着眼帘,节日到来时,我独自低眉思念。
释义
“艾人当户佳时过”描绘了端午节时,艾人(用艾草扎成的人形)被放置在门前以驱邪避疫的情景,但佳节已过;“筒黍堆盘旧俗非”则指盘中堆放的粽子(筒黍),虽然仍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旧时的习俗已经有所改变。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习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艾人当户”和“筒黍堆盘”两个细节,既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又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诗人通过“榴花照眼明如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使得整首诗在怀旧与感伤中不失生机与活力。
变体形式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旧俗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通过“艾人当户”与“筒黍堆盘”的对比,以及“榴花照眼”与“独低眉”的情感反差,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退居家乡期间,此时的他虽然远离了战场的硝烟,但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却从未减少,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自然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载体,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习俗,诗人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又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