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簟含风来远饷,轻罗叠雪出鸣机。全诗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凉州词

唐·韩翃

夜听胡笳折杨柳,春风吹度玉门关。

珍簟含风来远饷,轻罗叠雪出鸣机。

寒沙漫漫风萧萧,塞外征人殊未还。

黄云雁影断秋色,长笛一声人倚楼。

作者及朝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颇广。

作者简介

韩翃以写送别诗著称,善于捕捉人物瞬息间的感情变化,情景交融,构思精巧,用词贴切,他的诗作在唐代颇受赞誉,尤其是其送别诗和边塞诗,更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韩翃一生仕途较为坎坷,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是唐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译文

夜晚听到胡笳声伴随着折杨柳的曲调,春风吹过了遥远的玉门关,珍贵的竹席带着凉风从远方送来,轻柔的丝织品如同叠起的白雪出自织机,寒冷的沙漠无边无际,风声萧萧,边塞的征人还没有归来,黄色的云彩和雁群的影子在秋色中断绝,长笛一声响起,有人独自倚楼远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征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联以胡笳声和折杨柳的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颔联通过“珍簟含风”和“轻罗叠雪”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征人对家乡的思念;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和征人的孤独,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独具匠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胡笳声、折杨柳、珍簟、轻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边塞风情和思乡氛围,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边疆的荒凉和征人的孤独凸显出来,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边疆战事频繁,许多士兵长期征战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韩翃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的诗人,对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边疆战士的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中期边疆局势的动荡和不安,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