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何似对花倾绿酒,
自歌一曲醉腾腾。
明日愁来明日愁。
(注:原诗中“何似对花倾绿酒,自歌一曲醉腾腾”两句实际上为后人从罗隐其他作品中提炼或误植而来,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融入,形成连贯意境,但需注意,严格意义上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同一首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时弊,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不乏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之作。
译文
得到时就高声歌唱,失去时就随它去吧,不必过于在意;忧愁与怨恨虽然多,但也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部分,今天有酒今天就喝醉,哪里比得上在花前倾倒绿酒,自己唱一曲,醉得东倒西歪呢?明天的忧愁,就留到明天再去烦恼吧。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忧愁与欢乐的豁达态度,主张活在当下,享受眼前的美好,不必过分忧虑未来,通过饮酒、赏花、自歌等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想。
赏析
罗隐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得即高歌失即休”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既不过分喜悦,也不过分悲伤,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而“今朝有酒今朝醉,何似对花倾绿酒,自歌一曲醉腾腾”则进一步将这种生活态度具体化,通过饮酒、赏花、自歌等具体行为,描绘了一幅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隐虽然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仕途无望,深感人生无常与命运不公,他转而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酒、赏花、作诗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