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岳阳楼
唐·张说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高楼凭曲栏。
日暮君山云气合,风清湘水波纹闲。
我亦驭风思远适,岳阳楼上酹湘妃。
万古悲秋空自感,蒹葭苍苍白露晞。
(注:“我亦驭风思远适,岳阳楼上酹湘妃”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历史上确切记载的某一首完整古诗,而是根据诗意和风格虚构组合而成,以符合题目要求,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虚构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他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宰相,对唐代文学和政治都有重要影响,张说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抱负。
译文
站在岳阳城下,只见江水浩渺无边,我独自登上高楼,倚靠着曲折的栏杆,傍晚时分,君山被云雾笼罩,湘水在清风中泛起悠闲的波纹,我也仿佛驾驭着风,思绪飘向远方,在这岳阳楼上,我将美酒洒向湘水,祭奠那传说中的湘妃,自古以来,秋天总是让人悲伤,我独自感慨,看着蒹葭苍苍,白露渐渐消散。
释义
岳阳城下水漫漫:形容岳阳城下的江水广阔无垠。
独上高楼凭曲栏:诗人独自登上高楼,倚靠栏杆远眺。
日暮君山云气合:傍晚时,君山被云雾所笼罩。
风清湘水波纹闲:清风拂过,湘水泛起悠闲的波纹。
我亦驭风思远适:诗人想象自己驾驭着风,思绪飘向远方。
岳阳楼上酹湘妃:在岳阳楼上,诗人以酒祭奠湘妃,表达敬意与怀念。
万古悲秋空自感:自古以来,秋天总是让人心生悲伤,诗人也不例外。
蒹葭苍苍白露晞:蒹葭(芦苇)苍苍,白露渐渐消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阳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我亦驭风思远适,岳阳楼上酹湘妃”两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以及对古代传说的怀念与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张说仕途不顺或人生某个转折点时,面对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既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也有对过往历史的感慨,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对历史的追求与敬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