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的释义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

且将乘兴宜长往,若遇丰年便归来。

莫道衡阳雁无书,绿窗空对晚徘徊。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但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锦翅鹧鸪在飞翔。

深知万事万物终有尽头,变化无常,官职又怎能长久地让人徘徊不前呢?

暂且趁着兴致远走高飞吧,如果遇到丰年便回来。

不要说衡阳的大雁没有传来书信,绿窗下空对着黄昏独自徘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和鹧鸪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深刻感悟,诗人深知万事万物终有变化灭亡的一天,因此不再对官职的升迁低回徘徊,而是选择顺应自然,乘兴而行,若遇丰年便归隐田园,诗人以衡阳雁无书为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斑竹、鹧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以“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厌倦,而“一官那得久低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官职升迁的淡泊态度,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当时,钱起虽然考中进士,但官职升迁缓慢,生活困顿,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仕途的坎坷,诗人深感无奈和厌倦,他借湘江之景,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向往归隐田园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的普遍心态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