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上
宋·苏轼
三百里湖秋渺然,是间可以著钓船。
蒹葭满岸霜初白,杨柳垂堤叶半残。
云梦气蒸横霁景,洞庭波涌渺无边。
欲求四老相从宿,一棹寒波夜扣舷。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三百里的湖面在秋天里显得渺无边际,这里正是可以停泊钓船的好地方,岸边长满了蒹葭,初霜让它们变得洁白,杨柳低垂在堤岸上,叶子已经半残,云梦泽的水汽蒸腾,横亘在晴朗的天际,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广阔无垠,我想要邀请四位老友一同在此住宿,一起在寒冷的湖面上划船,夜晚敲打着船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湖面的宁静与广阔,以及诗人想要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的心情,首句“三百里湖秋渺然”直接点出湖面的广阔与秋天的氛围,次句“是间可以著钓船”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垂钓的意愿,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湖边的景色,蒹葭与杨柳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邀请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湖面的宁静与广阔,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湖面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通过邀请友人一同住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逆境,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湖面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闲适与向往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豁达,以及他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