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更与蒸沉水,金鸭华灯恼醉眠。全诗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何人更与蒸沉水,金鸭华灯恼醉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微微的夏日,身上出了些细汗,浸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我要沐浴更衣,去江上采摘芬芳的兰草,那江水之上,到处都充满了香气,让人沉醉其中。

五彩的花线轻轻地缠绕在红玉般的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如云的发髻上,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又有谁还会去点燃那沉香的烟雾,让那金色的鸭形香炉和华美的灯火,来打扰我醉中的甜梦呢?

释义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节日氛围,以及词人自身的感受,上片写端午佳节,人们沐浴更衣、采摘兰草,江水因香气的弥漫而显得油腻;下片则写词人自身的装扮和心境,彩线缠臂、小符挂鬓,却无人共赏,只能独自沉醉于节日的欢愉中。

赏析

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词人内心的宁静,词中既有对节日习俗的描写,也有对词人自身情感的抒发,上片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和“流香涨腻满晴川”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和香气四溢的场景;下片的“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和“何人更与蒸沉水,金鸭华灯恼醉眠”等句,则展现了词人自身的装扮和心境,以及节日中的孤独和沉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端午节期间所作,具体年份已不可考,当时,苏轼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对节日的氛围和习俗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端午节的喜爱和对节日习俗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沉醉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状态有关,也可能与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有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