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行
宋·杨万里
晓途微雨压征尘,
午店清泉带修竹。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官侍读、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归,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译文
清晨的路上,细雨蒙蒙,轻轻压住了旅途中的尘土;
中午时分,投宿的客栈旁,清澈的泉水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清晨和中午所见的自然景色,首句“晓途微雨压征尘”通过“微雨”和“压征尘”的意象,展现了清晨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辛劳,次句“午店清泉带修竹”则通过“清泉”和“修竹”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雅致的环境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的细雨和中午的清泉、修竹等自然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也借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旅途中即兴创作而成的,当时,他或许正行走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清晨的细雨为他洗去了旅途的疲惫,中午时分,他又在一家清幽的客栈旁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这些美好的瞬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的旅途经历,更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