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众贤一佞祸尚尔,掩卷涕泪临风横”,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以野旷人踪稀为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杂感十首以野旷人踪稀为韵》其五
宋·陆游
众贤一佞祸尚尔,况乃万姓蒙其辜。
掩卷涕泪临风横,心折骨惊悲有余。
汉家天子今神武,肯许奸臣覆鼎镬。
愿闻群公善谋画,勿使小人轻得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众多贤臣中只要有一个奸佞之人,就会带来如此大的祸患,更何况是万千百姓蒙受冤屈呢?我合上书本,面对狂风,泪水横流,心中悲痛欲绝,骨头都仿佛折断了,当今的汉家天子如此神武,怎么会允许奸臣被处以烹刑(鼎镬之刑)?我希望听到各位大臣们的好计谋,不要让小人轻易得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奸臣祸国殃民的愤慨和对贤臣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比贤臣和奸臣的影响,强调了奸臣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诗人也表达了对当今皇上的期望,希望他能明辨是非,重用贤臣,惩治奸佞。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以“众贤一佞祸尚尔”开篇,直接点明了奸臣的危害,接着通过“掩卷涕泪临风横”等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诗人以期望和呼吁结尾,希望皇上能重用贤臣,惩治奸佞,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外患内忧、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奸臣当道,导致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感痛心,他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奸臣祸国殃民的愤慨和对贤臣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