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银河夜话
唐·李商隐
织女斜河漏已残,
长庚配月夜将阑。
仙家自有银河路,
人世难逢一梦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织女在银河边斜倚,漏刻的计时已近尾声,
长庚星(金星)伴随着月亮,夜色也将要消散。
仙人们自有跨越银河的道路,
而在人世间,却难以遇到一次如梦中般的相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织女、长庚星与月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凡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感慨,织女与牛郎的故事象征着爱情的阻隔,而长庚星与月亮的相伴则暗示着天界的和谐与美好,诗人以此对比人世间的离别与难以重逢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银河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人间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婉的氛围,首句“织女斜河漏已残”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将尽),又暗含了织女与牛郎相思之苦,次句“长庚配月夜将阑”则以天象的变化映衬出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宁静,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仙凡两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情感的深刻体悟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情感的波折,这使得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仰望星空,有感而发,他通过描绘织女与长庚星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仙凡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