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村子里的人们行踪稀少,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下,荞麦花犹如一片白雪,乌鸦和喜鹊刚开始翻飞,我就起身跟随;直到牛羊要归圈的时候,我才准备安歇。

(注:原诗中“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两句,在常见的《村夜》版本中并未直接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整体意境进行创作和解析,这两句诗是对原诗意境的扩展和想象。)

释义

霜草苍苍虫切切:形容秋夜的寂静与冷清,霜白的草和细碎的虫鸣交织成一幅秋夜图景。

村南村北行人绝:说明村庄的宁静,行人稀少,更添一份孤寂。

独出前门望野田:诗人独自出门,眺望田野,表现出一种超脱与闲适。

月明荞麦花如雪:月光下的荞麦花如同白雪,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

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乌鹊翻飞、牛羊归圈,都是诗人生活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与祥和,诗人以“独出前门望野田”的行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而“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描绘,更是将秋夜的美丽推向了极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他随着乌鹊的翻飞而起,随着牛羊的归圈而眠,这种生活节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乡村期间,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在乡村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