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夜坐
宋·释文珦
万籁沉沉夜气寒,
孤灯相对坐空山。
一杯一杯意忽倦,
径拨纸帐投蛮毡。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以禅为友,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南宋末年至元初佛教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
译文
万籁俱寂的夜晚,寒气逼人,
我独自面对孤灯,坐在空旷的山中。
一杯接一杯地饮酒,心中忽然感到疲倦,
于是直接拨开纸帐,投身于粗糙的蛮毡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夜晚独坐的情景,前两句通过“万籁沉沉”和“孤灯相对”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后两句则通过“一杯一杯意忽倦”和“径拨纸帐投蛮毡”的动作,表现了诗人饮酒后的疲倦和对睡眠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山中夜坐的情景和心境,前两句的“万籁沉沉”和“孤灯相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与孤独,后两句则通过饮酒和投毡的动作,将诗人的疲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文珦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作为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释文珦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过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山中独坐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