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大骂长歌尽放颠,时时一语却超然。
几回拈出成机轴,妙用无私得正传。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宗诗歌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禅宗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对后世禅宗文学有一定影响,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禅宗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译文
大骂长歌,尽情放纵到癫狂的地步,但时常在某一句话中却透露出超然物外的境界,多次拈出这些话语,它们便成为了禅机的核心,这些话语的妙用无私无我,正是禅宗正传的体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大骂长歌与超然物外——来传达禅宗的思想,大骂长歌代表了一种世俗的、放纵的情感表达,而超然物外则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强调了禅宗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超越的可能性。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首句“大骂长歌尽放颠”描绘了一种极端的情感宣泄,而次句“时时一语却超然”则突然转折,揭示了在这种宣泄中隐藏的超越世俗的智慧,这种转折不仅体现了禅宗思想的辩证性,也展示了诗人对禅宗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后两句“几回拈出成机轴,妙用无私得正传”进一步强调了禅宗话语的妙用和无私,这些话语不仅是禅机的核心,更是禅宗正传的体现,它们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禅宗追求的目标,也是诗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禅宗修行和禅宗文化的传播有关,作为一位禅宗僧人,释绍嵩对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表达,他通过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传达了禅宗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超越的可能性,以及禅宗话语的妙用和无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绍嵩的禅宗思想,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禅宗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它不仅是释绍嵩禅宗思想的体现,也是禅宗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