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剡曲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身寄湖山邻剡曲,心游河岳过关头。
千岩万壑无拘束,长与渔樵共一楫。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年)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王北朱”,尤工于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等。
译文
我的身躯寄托在湖山之间,紧邻着剡溪的弯曲之处,而我的心却像游历在河山大川之间,跨越了无数的关隘,在这千岩万壑之中,我感到无比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常常与渔夫和樵夫一同荡舟湖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身寄湖山邻剡曲”描绘了诗人身处湖山之间的优美环境,紧邻着风景秀丽的剡溪;次句“心游河岳过关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自由,他的心像游历在河山大川之间,不受任何束缚,后两句“千岩万壑无拘束,长与渔樵共一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惬意,他与渔夫和樵夫为伍,共同享受着湖光山色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愉悦与自由,诗人通过“身寄”与“心游”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与渔夫和樵夫的交往,展现了自己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尊重,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游历剡溪时所作,剡溪位于今浙江嵊州、新昌境内,是曹娥江的上游,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朱彝尊在游历剡溪时,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