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的释义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论诗五首·其二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吟得瘦如蓬。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广西镇安知府、贵州贵西道台,晚年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等。

译文

(针对所给关键词句)

渊源雅颂的诗歌传统我哪敢轻易继承,但屈原和宋玉的诗歌藩篱,我或许能够窥测一二。

释义

“渊源雅颂吾岂敢”意指赵翼对于古代诗歌传统中的“雅颂”部分,即《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和颂诗,表示不敢轻易继承,显示了他的谦逊态度。“屈宋藩篱或能测”则是指他对于屈原和宋玉这两位楚辞大家的诗歌风格和技巧,认为自己或许能够有所理解和把握。

赏析

赵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态度,他强调诗歌创作需要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能盲目跟从他人,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诗歌传统的敬畏和对于诗歌技巧的自信,这句“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既体现了他的谦逊,又展示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对于诗歌创作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是他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表达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清代文学史上,赵翼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文学见解而著称,这首诗正是他文学思想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也反映了赵翼对于古代诗歌传统的尊重和对于诗歌创新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