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散愁
宋·陆游
白发无情日日生,散愁聊复作山行。
林光穿竹初疑雨,池水映花似有情。
野老逢迎争识面,樵夫指点笑相迎。
归来更觉人间好,长与溪山作主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白发无情地一天天增多,为了驱散心中的愁绪,姑且去山中漫步,林间透过的光线穿过竹林,初看像是下雨,池塘的水倒映着花朵,仿佛有了情感,村里的老人争相前来相识,樵夫们笑着指点道路相迎,归来后更加觉得人间美好,愿意长久地与山水为伴,成为它们的主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白发增多的无奈与感慨,但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中,而是选择通过山行来排解忧愁,诗中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以及村民的淳朴热情,使诗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美好,从而更加珍惜与自然和人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以“白发无情日日生”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散愁聊复作山行”,通过亲近自然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中“林光穿竹初疑雨,池水映花似有情”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美妙,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又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而“野老逢迎争识面,樵夫指点笑相迎”则进一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淳朴与热情。“归来更觉人间好,长与溪山作主盟”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美好的珍惜,又展现了他愿意与自然长期相伴、和谐共生的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闲居乡间,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心中难免产生愁绪,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通过亲近自然来排解忧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豁达,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