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王维
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呦呦鸣叫的驯鹿跟随着轻便的手杖(或指诗人),潺潺流动的泉水涌入了野外的沟渠,家中的童子还未清扫落花,山中的隐士还在酣眠,耳边传来黄莺的啼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呦呦驯鹿随轻策”通过驯鹿的呦呦鸣叫和跟随手杖的形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近与和谐共处,次句“决决流泉入野渠”则通过流泉的潺潺声和它汇入野渠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家童未扫的落花和黄莺的啼鸣,衬托出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驯鹿、流泉、落花、黄莺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氛围,诗人也通过家童未扫的落花和山客犹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和流离失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在王维的笔下,山居生活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