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夜
宋·杨万里
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
急起开门观野色,三更星斗照天鸣。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竹席上的纹路清凉如水,连飞蝇都躲避不及;鼾声如雷,连小孩子都被惊醒了,我急忙起身开门,想要看看这夏夜的野外景色,只见三更时分,满天星斗在天际闪烁,仿佛在低语。
释义
簟纹似水:形容竹席上的纹路清晰,触感凉爽,如同水波一般。
飞蝇避:飞蝇因竹席的清凉而避开,侧面反映了夏夜的凉爽。
鼻息如雷:形容人的鼾声很大,如同雷鸣。
稚子惊:小孩子被鼾声惊醒,表现了鼾声的响亮。
观野色:打开门观看野外的景色。
三更星斗照天鸣:三更时分,满天星斗在天际闪烁,仿佛在低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一个生活片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首句“簟纹似水飞蝇避”以飞蝇的行为侧面烘托出夏夜的凉爽,次句“鼻息如雷稚子惊”则以鼾声和稚子的反应,生动地刻画了夏夜的静谧与生活的真实,后两句“急起开门观野色,三更星斗照天鸣”则进一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的夜空,以星斗的闪烁和诗人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乡村或隐居之地,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夏夜的凉爽、竹席的清凉、鼾声的响亮以及星斗的闪烁,都是诗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这些景象转化为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