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出自哪首诗?

小编1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晴

宋·范成大

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

纸帐光风知自好,竹窗新日更相明。

曲肱久已忘安适,展转初惊得此生。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历任多处官职,晚年退隐石湖,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尤为著名,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译文

梅子黄时,雨水充足,终于迎来了一个晴朗的日子,我高兴地投枕而眠,华胥之梦已然成真,纸帐内微风轻拂,感觉十分舒适,竹窗外的阳光更是明亮照人,长时间曲肱而卧,几乎忘记了什么是安逸舒适,辗转反侧间,初醒时分才惊觉自己竟能享受如此宁静的生活,于是起身,靠近梅花树,手捧《周易》阅读,窗外明月高悬,四檐下传来阵阵声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梅雨季节后初晴时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在宁静环境中的闲适生活,通过“梅黄雨足”和“投枕华胥梦已成”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文则通过描写纸帐内的微风、竹窗外的阳光、以及阅读《周易》时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舒适。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以诗人的内心感受收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梅黄雨足”与“初晴”的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转变,而“投枕华胥梦已成”则借用了华胥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文对纸帐、竹窗、梅花和《周易》的描写,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名利和仕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退隐生活中,他更加关注自然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一个晴朗的梅雨季节后,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舒适时,所写下的一首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