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西州
唐·韦庄
忆在西州遇雪时,绣筵处处百花围。
雕鞍宝马香车度,凤管鸾箫象板催。
曲罢翠帘高卷处,玉钩斜挂小眉弯。
今来独向空山宿,雪满庭芜梦不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回忆起在西州遇到大雪的时候,四周绣筵铺展,百花环绕,雕鞍装饰的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凤管鸾箫和象板声声催促着乐曲的演奏,一曲终了,翠帘高高卷起,玉钩斜挂着,像女子弯弯的眉毛,如今我却独自宿在空山之中,雪覆盖了庭院中的荒草,梦中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在西州遇雪时的繁华景象,与现在独宿空山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赏析
首联“忆在西州遇雪时,绣筵处处百花围”直接点题,引出回忆中的美好场景,颔联“雕鞍宝马香车度,凤管鸾箫象板催”进一步描绘当时的繁华与热闹,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声音,营造出一种奢华而欢乐的氛围,颈联“曲罢翠帘高卷处,玉钩斜挂小眉弯”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与美好,尾联“今来独向空山宿,雪满庭芜梦不归”则笔锋一转,将读者拉回现实,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流落他乡,过着孤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回忆起过去在西州遇到大雪时的繁华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