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虽向闲中老,若比休休却未同。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司空图

燕语曾留客,花深未放舟。

此身虽向闲中老,若比休休却未同。

作者及朝代

司空图,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他生于晚唐,一生经历了晚唐至五代初年的社会动荡,晚年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以诗酒自娱,不问政事,他的诗歌和诗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司空图早年曾应试,但未得志,后入朝为官,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他因不满朝政腐败,多次请求辞官归隐,黄巢起义后,他更是对时局失望至极,最终隐居王官谷,以诗酒自娱,成为晚唐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他也是一位重要的诗论家,提出了“韵味说”等诗歌理论,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燕子呢喃,仿佛在挽留过往的客人;花儿盛开,却还未曾放舟出游。

我这一身虽然在这闲适的生活中老去,但与那“休休”的处世哲学相比,却还未完全相同。

释义

首句“燕语曾留客”描绘了燕子呢喃、客人留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次句“花深未放舟”则进一步描绘了花儿盛开、水波荡漾的美景,但诗人却未放舟出游,暗示了他内心的某种犹豫或留恋,后两句“此身虽向闲中老,若比休休却未同”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态度:虽然自己在这闲适的生活中老去,但与那“休休”(即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相比,却还未完全相同,这既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又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闲适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司空图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深沉和厚重,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司空图晚年隐居王官谷期间,当时,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严重,诗人对时局深感失望和无奈,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