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乌丝醉草
唐·韦庄
流落不妨风味在,花前醉草写乌丝。
几回吟得相思字,泪滴残笺月上时。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
译文
即便身处流离失所之境,我的文人雅趣依然不减,在花丛前醉意朦胧中,用乌丝栏纸书写着心中的诗篇,多少次在月下,我吟咏着饱含相思之情的诗句,泪水不自觉地滴落在未干的信纸上。
释义
“流落不妨风味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文人特有的情趣与风骨并未因此消减;“花前醉草写乌丝”则描绘了诗人在花前月下,借酒消愁,以笔墨抒发情怀的情景;“几回吟得相思字,泪滴残笺月上时”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相思之苦,月光下,泪水与墨迹交织,更显情深意切。
赏析
此诗以“流落”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但随即以“风味在”转折,展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第二句“花前醉草写乌丝”,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将诗人的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超脱,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通过“相思字”与“泪滴残笺”的细节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哀愁表现得深切而动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文人雅趣的展现,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厚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流离失所、远离家乡的背景下创作的,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离别的痛苦,诗人以笔墨为伴,借酒消愁,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中“流落不妨风味在”的豁达与“泪滴残笺月上时”的哀愁,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