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插斗山衔月,徙倚长歌一怆神!的释义

生辉9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危楼插斗山衔月,徙倚长歌一怆神!”,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疏灯自照孤帆影,

新月犹悬万井烟。

危楼插斗山衔月,

徙倚长歌一怆神!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稀疏的灯火独自照亮着孤帆的影子,

新月仍然高悬在万家灯火的烟霭之间。

高楼耸立仿佛直插星斗,山峦衔着明月,

我徘徊不定,长歌一曲,心中满是悲伤与感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首句“疏灯自照孤帆影”通过稀疏的灯火和孤帆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新月犹悬万井烟”则进一步以新月和万家灯火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远感,第三句“危楼插斗山衔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楼的雄伟和山峦与明月的交融,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夜景图,最后一句“徙倚长歌一怆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感慨,他徘徊不定,长歌当哭,情感深沉而动人。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秋夜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夜的孤寂、哀愁和壮丽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危楼插斗山衔月”一句,不仅描绘了高楼的雄伟和山月的交融,还寓含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最后一句“徙倚长歌一怆神”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通过长歌当哭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秋夜中有所感怀而作,当时他可能正身处异乡,面对着秋夜的孤寂和哀愁,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也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内心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杜牧的诗歌中并不算是非常著名的作品,但它仍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通过这首诗的赏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牧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