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糠火就林煨苦笋,密罂沉井渍青梅。
闲愁似与年俱长,幽兴能随日转来。
病起酒徒各疏散,雨余山客独徘徊。
残春已入夏初景,新笋初成竹未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林间用糠火慢慢煨着苦笋,用密封的坛子沉入井中腌制青梅,闲愁似乎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增多,但清幽的兴致却能随着日子的推移而自然到来,病愈后酒友们各自散去,雨后山中的我独自徘徊,残春已逝,初夏之景初现,新笋刚刚长成,竹子还未完全展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首联“糠火就林煨苦笋,密罂沉井渍青梅”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简单而富有情趣的山居生活;颔联“闲愁似与年俱长,幽兴能随日转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颈联“病起酒徒各疏散,雨余山客独徘徊”反映了诗人病愈后的孤独与山居的静谧;尾联“残春已入夏初景,新笋初成竹未开”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日常景象,通过“糠火煨苦笋”和“密罂渍青梅”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人也通过“闲愁”与“幽兴”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生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退隐山居期间,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就是他在山居生活中,通过描绘日常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