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陇过寒常郁郁,鸟声迎暖已关关。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

唐·韦应物

蔬陇过寒常郁郁,鸟声迎暖已关关。

人家寒食多风雨,处处新烟带晚岚。

野老逢春知几醉,牧童横笛弄晴岚。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蔬菜田垄经过寒冬依然郁郁葱葱,鸟儿在温暖的春光中欢快地啼鸣,寒食节期间,家家户户都遭遇了风雨,四处升起的新烟与傍晚的雾气交织在一起,乡间的老人每逢春天总要喝上几醉,牧童在晴朗的天空下横吹笛子,玩弄着山间的雾气,黄昏后回到家,吃饱饭后不脱蓑衣,就在寒冷的月光下躺下休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蔬陇过寒常郁郁,鸟声迎暖已关关”通过蔬菜田垄的郁郁葱葱和鸟儿的欢快啼鸣,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日常景象,包括寒食节的风雨、新烟与晚岚的交织,以及乡野老人的醉态和牧童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尾联则通过诗人自身的行为,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蔬菜田垄、鸟儿啼鸣、寒食风雨、新烟晚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诗人还通过乡野老人的醉态和牧童的笛声等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田园生活更加生动而真实,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田园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通过描绘田园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