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流年
唐·李商隐
馀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
镜里流年两鬓霜,梦中归路千山阻。
心随明月到天涯,身寄浮云逐流水。
回首前尘似梦间,唯余清泪湿衣衫。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李商隐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余下的岁月中充满了无数的忧愁,日日夜夜,青春的红颜早已不再如初,镜子中映照出的流逝岁月,让两鬓染上了白霜,梦中想要回到故乡的路却被千山万水所阻隔,心随着明月飘向天涯海角,身体却像浮云和流水一般漂泊不定,回首过去的日子仿佛是一场梦境,只剩下清泪打湿了衣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馀年有几百忧集”和“日夜朱颜不如故”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通过“镜里流年两鬓霜”和“梦中归路千山阻”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深刻感悟,首联“馀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直接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意象和场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尾联则以“回首前尘似梦间,唯余清泪湿衣衫”作结,将诗人的怀念和感伤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李商隐的生活背景和诗歌风格虚构而成。)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生活困顿,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愈发强烈,他也深刻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忧伤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李商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岁月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