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的释义

小编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天未放亮,我穿着驼色的粗布衣服出门,感到身上的寒意和早晨的清冷,天空中星星点点,分外明亮,仿佛能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独自走过那座寂寞的小桥,仿佛还在梦中一般,走到稻田深处,只听见草丛中传来阵阵虫鸣。

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作意境添加,非原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流离,其诗歌多反映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变迁,风格独特,既有苏轼的豪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是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清晨露水浸湿了粗布衣服,寒意袭人;天空中星星点点,分外明亮,我独自走过那座寂寞的小桥,仿佛还在梦中;走到稻田深处,只听见草丛中传来阵阵虫鸣。

(注:“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意为:五更天时出门,寒风凛冽,仿佛要将脸冻裂;半夜时分,为了取暖而烤火,衣服却已被泥水沾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寂静、寒冷和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早行的所见所感,首句“露侵驼褐晓寒轻”通过“露侵”和“晓寒”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清晨的寒冷;次句“星斗阑干分外明”则通过“星斗”和“分外明”两个词,展现了天空的明亮和宁静,后两句“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则通过“寂寞小桥”、“和梦过”和“草虫鸣”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寂静和孤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与义早年游历或为官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可能因公务或私事需要早起出行,在清晨的寂静和寒冷中,诗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虽然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关键词所营造的意境,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早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