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酒过平时量,窗黑书亏半日功。出自哪首诗?

生辉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中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山寒酒过平时量,窗黑书亏半日功。

独坐小炉心未冷,世间何处不春风。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同样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六分半书”和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山中寒冷,我饮酒的量超过了平时;夜色已深,窗外漆黑一片,我因饮酒而耽误了半日的读书之功,独自坐在小火炉旁,心中并未因外界的寒冷而冷却;世间何处没有春风的吹拂,只要心中有暖,处处皆是春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处的情景,首句“山寒酒过平时量”点明了环境的寒冷和诗人因寒而饮酒过量的情景;次句“窗黑书亏半日功”则表达了因饮酒而耽误读书的自责与无奈,后两句“独坐小炉心未冷,世间何处不春风”则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即使外界环境再恶劣,只要心中有信念和温暖,就能感受到春天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处的情景和心境,前两句通过“山寒”与“酒过平时量”、“窗黑”与“书亏半日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因环境而起的情绪波动和自责心理,后两句却笔锋一转,以“独坐小炉心未冷”的坚韧和“世间何处不春风”的乐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大与超脱,这种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心态的精神,正是郑板桥诗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在山中隐居或游历期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郑板桥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和排挤,他常常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书画为伴,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山中独处时,面对寒冷和孤独,内心却保持坚韧和乐观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