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剑客行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剑飘然万里身,白头也复走京尘。
(注:“一剑飘然万里身,白头也复走京尘。”这句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某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贾岛或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与意境融合创作的句子,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构想为贾岛未广泛流传的残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言律诗,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译文
(针对构想中的句子)“一剑飘然万里身”,意为手持一剑,身形飘逸,行走万里;“白头也复走京尘”,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然奔波在京城的尘埃之中。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剑客或文人的形象,他身怀绝技,心怀壮志,即便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畏艰难,在世俗的纷扰中继续前行。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坚持与追求的赞美,通过“一剑飘然万里身”的描绘,诗人赋予了剑客一种超脱世俗、自由不羁的形象,而“白头也复走京尘”则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贾岛确切的作品,但我们可以构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个人的经历有关,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可能正是他创作此类诗句的灵感来源,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但现实往往充满挫折,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虽然“一剑飘然万里身,白头也复走京尘”并非贾岛确切的诗作,但通过对这句诗的构想与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于坚持与追求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