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的释义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悼亡诗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

高节人传名不朽,遗文天与寿难量。

空庭月落梧桐影,古寺钟鸣薜荔墙。

最是伤心看旧纸,青衫泪湿为君伤。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王夫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都有研究,尤其在哲学方面有卓越成就,他的著作《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在雨夜中读书,一盏昏黄的灯光映照,我深深叹息,如何才能唤醒那已逝去的人呢?你高尚的节操被世人传颂,名字将永垂不朽;你留下的文章,上天赋予它们不朽的生命力,其价值难以估量,空旷的庭院中,月光洒落,梧桐树的影子斑驳陆离;古老的寺庙里,钟声悠扬,薜荔爬满了墙壁,最让人伤心的是翻看那些旧日的纸张,我穿着青衫,泪水湿透了衣襟,全是因为对你的思念和哀伤。

释义

这首诗是王夫之为悼念逝去的亲友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及文学成就的赞美,首联通过“读书雨夜一灯昏”的凄清场景,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叹息何由起九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复生的无奈和悲痛,颔联和颈联则分别赞美了逝者的高尚节操和文学成就,以及诗人对逝者生前环境的回忆,尾联则以“青衫泪湿为君伤”作为情感的爆发点,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和哀伤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逝者高尚品德和文学成就的赞美,也有对逝者生前环境的回忆和感慨,更有诗人对逝者无法复生的无奈和悲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清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王夫之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时局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夫之对逝者高尚品德和文学成就的敬仰和赞美,体现了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文章下方广告位